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供应链战略到执行实践

[罗戈导读]1)工作没有十年扯战略;2)Supply Chain岗位都没干完超过2个,最好三个;3)在卓越的小企业工作了三五年,体量不超过20亿,管理了几个虾兵蟹将;4)没在幕僚长时间停留过的;5)级别太低扯战略,连领导视角都没整清楚。

供应链战略到执行

伟大的作品通常都是酒后创造,今日发个牢骚,受几个事情影响,一是马老师说不干了,二是说不搞成本了,三是酒喝多了,四是想装2B青年了。

战略一点都不高大上,只是年龄小了,级别低了,圈子窄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所以先从负面开始。

最烦:

1)工作没有十年扯战略;

2)Supply Chain岗位都没干完超过2个,最好三个;

3)在卓越的小企业工作了三五年,体量不超过20亿,管理了几个虾兵蟹将;

4)没在幕僚长时间停留过的;

5)级别太低扯战略,连领导视角都没整清楚。

为啥?

时间=实践=深度=Value,要不就是屁话。规模=广度=复杂度=厚度=Credit,要不就是瞎逼逼。

再说正面的,啥叫战略?

战略到落地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五年前我看到这几个字都呕吐,现在觉得无比正确,为啥?

天时就是产业链的外部环境,简称PESTLE,这里面任意一条都能致命,举个简单例子,现在查环保,任何一家Mechanical都别想好过,反而Top企业好过得要死,货期给你4周以上的拉长,你爱买不买,并且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强化。这就是环境的威力,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独处于环境之外,举个例子,当前很多SME,尤其是高科技行业SME,都是典型的依赖于Funding,当前产业资本趋紧,慢慢大家就会发现,估值下去了,钱不好拿了。那么这个对供应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给你headcount,你别想加人,意味着你的Salary和Bonus会减少,你自己没劲,更意味着行业吸引力会下降,也就是说你周围不再会有那么多的你讨厌的高手,而是低水平的重复劳动。更主要意味着C2C大幅度增加,你就要拉长Supplier的PA,减少Buyer的RA,羊毛出在羊身上,那就是意味着你的Supplier会给你带来潜在风险。

外部环境看起来有点遥远,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就很接近,比如handsets这个产业链很长,Top Branding公司日子还OK,但是上游的ODM,除了头部2-3家,其它几乎没钱赚,在当前这个节骨眼上好像有业务、有C2C活着就是不错了。那就意味着你的Sourcing、Supply Chain的压力是巨大的。

然后要看你的对手,行业称呼CI,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记住,最关键!CI就是真实的数据、真实的价值网和价值实现,同样是赚钱,我们发现赚钱模式完全不一样,比如Cisco和国内一般企业就是天壤之别。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supply chain从一开始的configure就和别人不一样,你的global footprint就不同,你的supplier就不再一个水平段,你的delivery就不是一个级别...

这几步简称行业分析,也有叫着4-5-6看,就是东看西看,瞎看看,也就东摸西摸瞎摸,反正高大上的名词很多,本质上就是这么回事。很容易?No,能够看明白的,在我认识的人当中,不超过10个,能形成体系的不超过3个。这就是为啥Genuine的VP/SVP总是那么稀缺。

以上合起来就两件事,第一个是行业洞察,第二个是Benchmarking,反正就是了解别人,为啥我瞎掰掰这么久,因为这是所有人SP人不重视的环节,都是根据自己的举措反过来找环境,能够真正佛系地面对社会的太少。

OK,之后就是所谓的Supply Chain战略。

我根本就不Care Supply Chain,最重要的其实是你的客户。客户是谁?是花钱的那个主嘛?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是你的产品经营主体,简单说就是产品线,复杂点就是SBU,反正就是个噱头,核心就是谁说了算,很显然当今社会BU的概念还是很深入的。SLA就是对每个BU的基本承诺,这个是唯一的衔接点,但是,但是,一万个但是都不为过,我们的SP Professional从来不Care BU的SLA,通常用自己做的SLA反推或者自己测算。这TMD就是瞎搞,首先BU自己需要负责,然后才是Supply chain为BU负责。

啥叫SLA?这个狗玩意听起来很玄乎,有人叫着价值主张,其实很简单,就是别人要啥?他希望是个啥?比如成本、交期、可靠性、安全等等。真正优秀的企业,实际上都是有契约精神的企业,这就是SLA能够玩得下去的基础。如果没有契约精神,那就先解决承诺的问题,要不总是Boss拍脑袋,瞎搞先,别搞战略了。

然后围绕SLA做啥?太Easy了,就是做一个好的“产品”,太多数人第一反应这是个神经病,我想说的supply chain产品就是用什么样的Network和Mode满足Customer的需求,这个就是产品。然后是用了什么方式做Sales,这里的Sales就是Supply chain的人有没有真正地Involve到Sales中,Promote你的Standard产品和Custom的产品,并告诉别人为啥,要不你就找死,凭啥给你半年的交期,又不是搞卫星。最后就是Operation的环节,这些鬼东西能不能在Supply Chain节点中落实。延伸一点,这个环节其实就是供应链模式,这个改日再说吧。

弄完这个之后就是人力资本、流程&IT资本。这个说起来很简单,其实很复杂,我比如说,我说PTO很多年,反正我第一次说我也没搞懂啥叫PTO,到底怎么做,直到上一份工作才实操并取得了一点微弱的效果,直到现在才得到放大。为啥?因为人不懂,反正鸡对鸭讲,随便啦。另外就是流程和系统并不匹配,都是Custom的东西,根本不是系统性的打法,放在几个亿的小企业,P事没有,放在几十亿几千亿的大企业,那就要命了,因为Inventory吓死人。

这个事情的最后我想说,大家都听过,供应链要集成、要协同,是个交响乐,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些都等于屁话。干啥不是这样的?我想说的是,找到供应链运作的Tempo,Tempo就很关键了,不付费不讲了,Kidding。最重要的就是DSTE,从战略到落地,整个组织是协同的,我很遗憾的事情是,我并没有看见几个公司在这个方面做得好,但凡做得好的都是世界级的企业。因为大家把Strategy和Execution从来就没当成一回事,我只能说这是个大傻蛋。这里面的关系就是个上下结构和内外结构,这个东西要说明白,得下回专题讲述上下和内外关系,总是很复杂。有人会反对,你吹牛,我想说,你说得对,因为成功的EVP或者VP通常只是抓几个点,我想告诉你的是,那仅仅是他们的职业嗅觉或者经验而已,并不是真正滴可以复制,要复制,还是要回到流程中来,用DSTE解决战斗,DSTE解决战斗的前提就是战略基础,也就是大家经常扯的战略假设。这个很关键,关键,关键,就怕你记不住。记不住没关系,多吃亏几次也就明白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起步阶段Focus到Quality和Delivery,随着批量提上去,再去考虑Cost,这个最基本的逻辑要有Common sense,否者吃亏的不是一两个月,伤害的是一两年。延伸一点,common sense是一个核心竞争力,没有一个VP应该放弃对这个追求和advocate。

战略Breakdown还要进一步展开,但是总体上来说就上述过程,每个人的工作经历和体验不一样,差别很大。要真的掌握,那就干两年,把上述内容往下一层展开。因为涉密,就不往下描述案例。

到此为止吧,Happy Every Day!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从S&OP到IBP,升级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商业逻辑?
下一篇:服装生产车间自动智能预排产公式(PMC)
罗戈订阅
周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5-07-17
2025-07-05
2025-06-28
2025-06-24
2025-06-19
2025-06-18
活动/直播 更多

【早鸟优惠】上海公开课:物流销售及客户管理精华汇编(9月18-19日)

  • 时间:2025-07-15 ~ 2025-09-18
  • 主办方:顺如亿徕
  • 协办方:罗戈网

¥:3688.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5年6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