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缓解,冷链尤其是冷库领域面临着极其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疫情让冷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行业内对于冷库建设的需求进一步放开,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新生态主体加入到了赛道中来。比如生鲜电商市场需求的激增等。疫情让从业者们明显意识到了全生命周期的长远规划比短期投资更为重要,在设备的使用上对性价比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青岛海尔开利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冷库中国区总经理张国强
冷链是重产投资,且回报周期长,冷库作为冷链物流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投建成本和运营成本也是常温库的数倍,要通过完善的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对温度湿度进行实时掌控,还要配备相应的温区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因此面对2000万、3000万甚至更大数额的投资额,自然对冷库的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以及成本把控等方面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运营成本中,能耗问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早期冷库在设计时,一般根据全年出现的最大机械负荷工况确定配机,以满足高峰期需求,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出现满负荷运营的时间并不长,如果按此逻辑进行配置,就会出现整体负载较低的情况。青岛海尔开利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冷库中国区总经理张国强举例说,客户经常会遇到高峰时需求的冷量达到10千瓦,低谷时可能只需要3千到5千瓦,这种情况下变频技术就更为适用。
有资料显示,早期冷藏集装箱有75%的运行时间处于非满负荷工况下运行,远低于ISO冷藏集装箱制冷系统设计工况标准。常规冷库也是如此,因此只有使冷库系统可以适应不同工况的需求,使制冷量与负荷趋近匹配,才能尽可能避免资源浪费。而变频技术就很好的解决了上述这一问题,它不仅能够把制冷量与负荷的匹配调节到最佳,还具备消耗较小,控温精度较高的优势。目前,海尔开利的变频技术在小型卖场、餐饮和前置仓等场景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冷库不仅获得了资本的青睐,还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不断出台,整体发展呈现出越来越理性以及越来越规范化的态势。且随着商业形式的转变,对垂直领域的细化需求日益精准,所以冷库建设做好规划和品质把控就变得更加重要,很多传统冷库都已不能适应当下客户对于产品品质越来越苛刻的要求。
比如冷库的分区,海尔开利对于一般的制冷机组都有不同温区的划分,以满足不同的场景,不只是高温低温,还有恒温甚至变温的需求。张国强表示,虽然从制冷的角度不是很主张低温和中温系统的直接转换,因为会提升能耗,但从经营角度讲,这是刚需,也是海尔开利一直在探索研发的性能之一。
技术与产品的革新之外,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制冷剂的选择是环保冷库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冷库常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和二氧化碳。但从环保和安全的角度来看,前两种都存在一定的隐患,氨有毒易燃且遇热易爆炸、氟利昂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淘汰氯氟烃类(CFCs)和氢氯氟烃类(HCFCs)化合物的使用已成为全球共识,所以在未来10到15年可以预见的是氟利昂将被大量淘汰,而冷链项目一般都长达20年,为避免过程中替换制冷剂等,选择二氧化碳必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二氧化碳因为无毒、对臭氧层没有影响、不会造成过多的温室效应、具备良好的热力学性质、对材料没有腐蚀性等优点而受到了市场的重视。但国内的二氧化碳技术还停滞在复叠式制冷系统,而海尔开利在2007年、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对于该项技术的研发与尝试。海尔开利欧洲研发中心的二氧化碳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并完成了四代产品的更迭。
第零代是亚临界二氧化碳,它并不能完全解决环保问题,直到整个低温系统和中温系统全部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才能完全做到真正的环保,基于此第一代跨临界二氧化碳应运而生。环保之后就面临温差问题和能耗问题,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温差较大,且二氧化碳的投资又很高,如果不能改善能耗,投入产出比就会出现问题,在此背景下催生出第二代跨临界二氧化碳。第二代跨临界二氧化碳在2014年以后就在能耗方面有了很好的表现,节省了高达30%的能耗,环保、温差、能耗都已经达到了平衡,性价比进一步提升。随着冷链的持续发展,2016年以后又引进了新的技术,使得一台机组可以达到1.3-1.5兆瓦的冷量,对于大型的冷链系统来说,2-3台机组就可以实现全库运转。
目前,海尔开利改良后的第一个跨临界二氧化碳案例已经于2019年9月在重庆麦德龙投入使用,满足商场零售领域基本200多千瓦的冷量需求;第二个案例是国家速滑馆,作为冬奥会最大的比赛场馆,满足了3兆瓦的冷量需求。第三个案例是食品方面的应用,2016年辅助益海嘉里在国内打造了针对于食品生产线的相关技术,目前已经有4个项目实际落地,还有其他项目正在实施中。
国家速滑馆
国内对二氧化碳技术有很多疑问,其压力、安全性以及成本造价尚未得到市场认可。但在欧洲已经有了2万多个相关实例。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对于压力的分布都有强有效的应对措施,75%的系统都已经在使用跨临界二氧化碳,所以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关于投资回报率的质疑,从长远来看,结合我国特殊的气候性,跨临界二氧化碳通过国产化从而实现成本降低是必然趋势,只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印证。
面对竞争,企业要做有持续竞争力的产品以达到长期发展的目的,比如具备更低能耗、更加环保的特性。对海尔开利来讲,每年都会投入大笔的资金支持国内与欧洲的产品研发中心,不断地的开发新技术和推出新产品。海尔开利期望可以助力全程智慧冷链,为行业提供专业的冷库解决方案,促进市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2024年物流十大事件
2914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上海欧力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2467 阅读运费内卷、成本走高、份额蚕食,专线老板如何破卷突围?
1576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科捷供应链有限公司
1411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
1330 阅读顺丰、德邦发布春节服务公告:将加收资源调节费
1291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52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京东物流
1083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1017 阅读做正确的自动化决策:从规划到实施的全方位指南
106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