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戈网
搜  索
登陆成功

登陆成功

积分  

从数据开始:不但要有数据,而且要有分析

[罗戈导读]​从数据开始,并不是只收集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发现规律,指导后续的工作。这是我从雀巢的一位计划总监的报告中体会到

从数据开始,并不是只收集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发现规律,指导后续的工作。这是我从雀巢的一位计划总监的报告中体会到[1]。 

先说数据。雀巢的需求计划把数据分三个层次:事务数据,计划数据,外来数据,如图 1。

事务数据:这是操作层面的数据,比如围绕订单、工单、产品的进出存数据。这是ERP里最原始、最基本的数据,也可以说是我们在信息系统中留下的每一个脚印。比如在SAP中,物料的每一次移动、由谁移动、从哪个库位到哪个库位,都有清晰的记录;客户订单什么时候接到,什么时候发送等,也是典型的事务数据。提供完整的事务数据,是ERP系统的强项。

计划数据:事务数据并不能直接用来做计划,而是需要进一步整理、清洗,比如把需求历史按日、按周或按月汇总,按照产品线、产品、SKU分解,剔除其中的一次性需求等,就成为计划用的数据,供进一步的数据分析。计划数据也包括主数据,比如交期,最小起订量,供应商等。计划数据的信息来源是ERP系统,但往往储存在专门的计划系统里,或者单独的数据库里。

外来数据:来自第三方,比如电商平台,销售终端等。这些外来数据更加真实地反映了需求,价值更高,当然也更难获取。另外,行业性的研究,第三方的数据也算外来数据。比如在导入新产品前,有些企业会参考行业的研究数据,判断潜在市场的大小,以及可能得到的份额,来确定新产品的预测等。

图 1:从数据开始 = 数据 + 分析

来源:How NestléDeployed Predictive Analytics For Better Planning, by Olivier Gléron, Business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S&OP Conference, Europe, 2018. YouTube.com.

企业大了,没人知道真相;真相在数据里。当然,测不准定律下,我们可能永远没法知道真正的“真相”[2];更多的时候,真相是个相对概念,更重要地说,是多数人认可的真相。没有共同的数据,就没有共同的真相,也就缺乏协作的基础。计划数据就扮演这样的角色。

说是“计划数据”,其实不光是计划职能用的;每个管理者都在做计划,虽然他们的头衔、职能中并不一定有“计划”二字。比如生产要用计划数据,来规划未来的产能;仓储要用计划数据,来规划仓库的容量;物流要用计划数据,来计划物流费用;采购得用计划数据,制定采购计划,跟供应商谈定价格;财务也用计划数据,来模拟现金流;销售当然得用计划数据,来预测营收,及时安排促销、活动等。

对于企业来说,一大挑战是有统一的事务数据,因为那是ERP系统的原始记录;但没有统一的计划数据,每个职能都是各行其是。小企业如此,大企业也不例外。比如有个百亿级的电子产品企业,总部和各战区用不同的数据,销售、产品、计划和供应链也是各自用各自的数据,财务当然有自己的数据。数据来源、格式不同,鸡对鸭讲,很多时间就不得不花在确认数据上,效率低下,难以达成共识[3]。

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构建统一的计划数据,形成各职能的共同语言。谁来主导?计划职能,而且是总部的计划。就如我们在一个电商做的,计划和财务协作(计划最熟悉ERP系统,财务的数据最可靠),基于客户订单层面的数据,建立共同的计划数据库,放到统一的服务器或者云端,让各个职能都来用。

这里的基本假定是,客户订单的数据是真实的,比如订单是什么时候接到的,要什么产品,要多少,什么时候要,价格是多少,什么时候发送的,因为这是跟客户收账的依据,是销售、客服、物流和财务部门都依赖的。在这样的原始数据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时间、产品、地域、客户维度等切分(就如Excel中的透视表),就成为不同职能共用的数据。

在这个电商,计划安排专门的人,每周定期把上一周的数据添加到数据库里,不同职能、总部和门店,都用这些同样的数据。从管理的角度看,每周更新,能够满足大多数职能的时效要求。当然,对于日常补货这样的活动,更新周期可能要更短,比如每天。

共同的计划数据,不但降低了职能与职能、总部与分部的沟通成本,也减少了原始数据出错的概率,提高了决策质量。在这样的数据基础上,计划人员就跟医生看病一样,先分析已经发生什么(现状),再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况(预测),最后提出指导性的建议(行动方案)。这分别叫做描述性分析、预测性分析和建议性分析,构成“从数据开始”中的三大分析。

描述性分析:是什么,或者说已经发生了什么。比如通过折线图,来判断需求历史有没有趋势、季节性、周期性等;借助标准差、离散度、极大极小值等,判断需求历史的变动性。至于说平均值、中位值、众数等,也都是常见的指标,帮助我们理解需求的大小。

预测性分析:可能发生什么。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数理统计模型来预测可能发生的。这是数据分析的核心,是对未来的预判。其后的逻辑是需求的延续性、相关性等。比如需求呈现季节性,那就可可根据过往数据,预测未来数个季度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预测性分析是基于数理统计的,比如需求在多大概率下,会落在某个区间里。

建议性分析:这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建议的改进方案。打个医生的比方:描述性分析就如“望闻问切”,预测性分析是预判病情的走向,而建议性分析则是开药方。描述性分析着眼“已经发生的”,预测性分析着眼“可能发生的”,建议性分析则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为不确定的未来指出一定确定性的行动方案。

作为计划人员,不管是哪一种数据分析,我们都应该是假设驱动,在业务指导下,为解决业务问题而分析,而不是为分析而分析。这也是计划员与分析员的一大区别:计划员有业务背景,从业务角度往往已有假设,数据分析更加有针对性;而很多分析人员的IT背景很强,但没有需求预测、库存计划的实际经历,结果是分析虽然做了很多,报表一大堆,但不解决任何问题。

此外,我还想强调的是,数据知道它知道的(已经发生过的),不知道它不知道的(尚未发生的);对于已经发生的,如果重复性高的话,数据分析能做到精益求精;但对没有发生过的,却难以避免大错特错。人正好相反,很难在重复性的事情上做到精益求精,却能在不重复的事情上避免大错特错。

这就是为什么要“由判断结束”,把数据的智慧和人的判断结合起来。

免责声明:罗戈网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片、视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核实后,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谢谢!
上一篇:深度研究丨我国餐饮供应链发展路在何方?
下一篇:S2b2C模式终结?百万个供应商大撤退,千万个小b们崩盘了……
罗戈订阅
周报、半月报、免费月报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谢您的打赏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相关文章

2024-09-19
2024-09-19
2024-09-19
2024-09-19
2024-09-19
2024-09-19
活动/直播 更多

第3期丨全球物流排放理事会框架(GLEC)物流碳计算培训

  • 时间:2024-09-09 ~ 2024-09-30
  • 主办方:智慧货运中⼼、罗戈研究

¥:24800.0元起

报告 更多

2024年8月物流行业月报-个人版

  • 作者:罗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