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行业里有两大关键词被多次提起,一个是“韧性”,一个则是“安全”。
通俗来说,就是当企业面临巨大冲击时,其供应链仍旧能够转得动、产得出、送得到,能够非常有效的执行、不中断,帮助企业甚至社会扛过危机。
面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保证货能动、能生产起来比一切供应链优化都更重要。以前,我们更多思考如何通过供应链优化去降本增效,但随着整个世界局势的发展,对于大量的企业尤其是像电子、高科技企业来说,韧性与安全比降本增效更加重要。
究竟如何破局?近日,《罗戈网》在“第24届高交会”现场与准时达首席技术官CTO吕台欣交谈时,他直接指出了这其中的关键。他认为,灵活切仓,“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是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但更为关键的是,是要保证“链”上每个环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风险预测能力、供应链感知预警的能力,让我们可以了解到供应链运行的情况,并且提前的采取一些措施,这是任何一个供应链要达到韧性与安全这两个目标非常核心的关键。
谈起“产业供应链”,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听过但又陌生的词。但今年物流供应链行业的头部玩家的战略布局明显发生了变化,方向很明确,都在往产业化延伸,都在纷纷开始从传统的成品配销方式到着力打造产业端的供应链服务。
它与我们常接触的“销地供应链”以成品配销为主的B2C模式(对应的物流服务是快递快运等)不同,“产业供应链”由于涉及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生产出各个零件以及最终产品的上游供应链环节,有大量的协作生产,也因为参与方更多、时效要求更高、原料及零部件的品类更为丰富,且要求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实时协同作业,所以要求的专业度更高。
比如,要生产一台智能手机就需要 2000多个零件,涉及的供应商约600多家,而且还分布在不同国家,差一个零件都没法生产。即使是一款看上去并不复杂的护肤品,涉及的环节也超过 100 个,一个泵头的缺失,就会导致产品无法生产。
与此同时,它的需求变化速度非常快,以前的很多需求变化是以季度甚至以年为单位,现在是以月甚至以周为单位,如何让供应链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以及风险,都会使得物流企业在做供应链管理的时候,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而且这些不确定性在整个供应链里面从上游一路传导到下游,很容易出现成品缺货或者库存高企,甚至是生产中断等问题。
吕台欣表示,产业供应链是一对多、多对多的,当物流企业走到上游成品的工厂端时,不能仅针对物流某一环节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要通过一体化供应链的能力、自动化数字化能力以及供应链网络化协同的能力,去帮助制造业实现供应链升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从原材料采购端一直通向消费者端的(C2M2C)物流大市场贯通的概念,实现韧性与安全,以及成本、效率、体验的升级。
科技能力对于物流供应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价值不仅仅是从生产制造端到消费者端的扩大,更多是向产业化、全球化的方向去给企业转型带来升级。
无论是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使得数字化供应链的升级转型变成了可能,而供应链技术的数字化升级又可以反向给制造业的核心企业进行赋能,做到真正提质增效。
这里看一个例子:某知名手机品牌,希望能通过技术的手段去提升装载率。在我们的过往的思维中是通过算法去对货运车辆进行合理的配载率规则计算,为货物提供自由摆放、角件躲避、货物填充、设定货物摆放缝隙等功能,最大程度节省空间。而现在物流企业的思维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去指导上游生产的包装设计,包括制定合适的纸箱尺寸去解决托盘的最佳箱配载率以及设计最合适的托盘尺寸,让车厢空间能够实现最大化。
当然,回到产业供应链领域来看,它是以制造业为主,本身链条就长,涉及的部门也多,所以更关注于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匹配,讲究供应链上下游的联动。而通过数字化去主动感知外部变化的能力则决定了整体供应链的柔性、韧性以及响应速度,这一能力非常关键。
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深化,也会使得原有业务的运营模式也会发生调整和改变,比如以前业务异常都是事后人主动发现,而现在通过建立业务探针、业务模型,让系统去代替人发现异常并提前预警、预案,使业务异常从发现到解决快速、准确且独立地完成。
中国企业在精益制造、智能制造领域的进步非常明显,与海外企业对比差距也不大。但从供应链的视角来看,由于数据沉淀不足,规划难进行标准化,使得协同、计划、中长期预测等供应链各环节的能力都是相对比较薄弱。
未来很重要的趋势是IoT和数字化。吕台欣告诉《罗戈网》,“首先,怎样通过物联网的能力,把供应链链条里所有相关环节,把整个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在一起,实现线上化,信息的共享,也就是链条上让各个角色进行交互,将所有的信息串联起来。那第二个部分是数字化,当供应链越来越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就越来越多,做任何的供应链决策,数字化的能力将会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数据的审核,再结合人工智能的手段,由系统、人工智能去给我们提供供应链的优化的建议,来辅助人的决策。”
准时达的做法是把B2B供应链链条上活跃着不同产业的多个参与主体在同一平台串联起来,然后通过AI、大数据、IoT等新型技术实现不同角色的协同和信息传递的无缝链接与动态可视,降低库存,提质增效。所以,我们的服务内容不仅包含基本的运输、仓储、分拣、配送等物流服务,还包括销量预测、生产规划、SKU 及存货管理以及终端客户订单管理等增值服务。
谈起准时达,我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作为富士康集团授权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服务全球超过3000家3C零组件厂商、1000+家知名品牌客户,提供着万亿级体量制造企业供应链的服务运营。因此,在谈“产业供应链”全球这张大网时,它的成长逻辑与管理方法,也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第一,供应链各方的实时协同管理
多年深耕于制造业供应链的准时达,对生产型企业尤其是电子类、泛电子类制造企业的理解,可以说是写在基因里的。原料商的需求是什么,制造和组装工厂的需求是什么,下游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准时达把握得一清二楚。
产业供应链管理最大的难点是供应链各方的实时协同管理。准时达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从海量运营数据收集开始,再到利用数据协助企业管理,助力决策的完整算法。运用IOT技术收集大量的基础运营数据,通过数据的预测能力以及一些算法,再加上资源的协同共享,以及把供应链上的实时信息同步传递给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者,让他们看到实时的状况。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沟通效率以及对风险的预测能力会成为每个企业甚至产业核心的竞争力。
第二,用“软件+硬件+解决方案”的科技手段赋能
针对以上问题,准时达融入“软件+硬件+行业解决方案”的整合平台服务模式,推出了MDS的概念。吕台欣解释说,MDS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通过供应链信息化的手段打通链条上的信息孤岛,帮助企业缩短供应链环节,降低供应链总成本,把传统制造业由单一单向的连接方式逐渐转向网络化、多层次、全方位的连接。
在前台,准时达利用JusLink为制造企业及其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主入口,同一条供应链上的协作方共同在这个信息平台上完成供应链协同工作;
在中台,供应链的运用和操作由中台控制塔来完成,全网资源的智能化控制也由中台来完成;同时结合大数据以及AI技术,针对整个物流供应链几十个环节进行实时的监控,可以及时感知到供应链的异常环节并介入处理;
在后台,结合IoT、AI与自动化技术,让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仓、运、配等物流数据得以完成实时精确的采集、汇总、清洗、提炼,并为中台和前台的分析提供决策依据,提升全网综合管理能力。
第三,建立全球网络服务的硬核实力
物品要更有效率在全球移动起来,同样也离不开一张覆盖更广、更柔性、更灵活、更确定性的全球化物流网络。过去这些年,准时达不断在全球网络的基建上做了大量的投入,将自身的服务能力拓展到海外。从中国出发,准时达的触角延伸到了全球20多个国家,在北美、欧洲、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地分别设立了全资及合资公司,并合作建立起海外跨境转拨中心与国际海陆空铁全网线路。
目前准时达已在全球开拓155个服务据点,拥有超过2000条海空铁运线路和110个海外跨境转运中心,以及250万平方米的仓储分拨面积,借助所拥有的全球网络资源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以弹性的供应链全链路管理应对不断动态重组的全球供应链网络。
2022年10月,“准时达跨境”品牌对外发布,作为在跨境新零售领域的布局,准时达将为跨境企业提供物流及定制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未来将通过技术能力、全球关务能力、仓储能力、海空铁能力等打造一站式的端到端服务,让供应链成为跨境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助力中国制造企业品牌走向世界。
物流供应链行业是伴随时代而生的一个行业,今天的国际物流供应链公司巨头,无论是UPS,还是FedEx,都是伴随它所在国家企业的制造业升级以及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走向世界,才成长为巨头。
当下,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国内有大量产品开始走向高端,并踏足“出海”,这里的供应链市场以及全球化市场还有很多没有被满足需求和待优化的地方,市场潜力和想象空间足够大,未来也会促使行业出现中国自己的国际供应链巨头。
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发力有质量,升级数字化,深入到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全球化的企业,必将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
物流规划中的四个重要元素
1446 阅读中力股份上交所主板上市,电动叉车市场迎新机遇
1426 阅读数字化:供应链系统建设的OTWB
1273 阅读抖音即时零售关于招募合作仓网服务商的公告
1162 阅读滴滴送货开启2024暖冬驿站 50城货车司机可就近取暖休息领驱寒物资
1138 阅读如何做好运输车辆可视化管理,提升运输安全?分享拿过来就能用的解决方案!
1093 阅读饿了么 京东秒送怎么战胜美团闪电仓 闪电仓的死穴是内耗
1124 阅读仓库安全管理很重要!身为仓库主管的你如何做好仓库的安全管理呢?
1071 阅读物流周观察12.23
1029 阅读快递复盘:哪些网点能赚到钱?巨头们的新动向是什么?
103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