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蓝幸软件(以下简称“蓝幸”)传来好消息——数千万A轮融资到位。
此轮投资由微智数科领投,老股东常春藤跟投,融资金额数千万。
在过去的2022年,资本寒风猛烈,蓝幸作为一家供应链端到端数字化决策供应商,凭借主打产品供应链决策中台——SCATLAS获得资本青睐,值得业内关注。
首先不少人肯定好奇,所谓的供应链决策中台到底是什么?
蓝幸软件CEO岳仍鹏介绍:供应链决策中台就像一个苹果手机,在这个“手机”上,企业高层、中基层管理人员、规划人员、计划人员、调度人员等各种参与供应链决策的人员,可以在一个软件平台打开各种APP,完成各种供应链决策的场景。
比如公司CEO希望知道,如果下周的业务量发生变化,对我们的成本产生多大影响?
比如CFO希望了解,我们的库存水位这么高,是销售预测不准还是其他原因?如要消减,又从哪里入手?
比如物流总监想解决,疫情之下仓库关闭如何优化调整客户拿货路径的问题,同时清晰成本变化。
比如销售副总裁想知道,将某个商品的库存缺货率从10%降低到5%,应该额外增加多少库存?又该在哪个仓库增加?
……
而诸如此类场景,从预测、到补货、到库存计划、到生产计划、到网络优化,甚至到整体的供应链端到端成本核算,都可以通过“供应链决策中台”这部“手机”上对应的APP,拿到清晰明确的数据、分析和建议。
其关键在于同一个“IOS”标准框架。
岳仍鹏解释:“因为国内大多数企业的日常决策主要依赖经验和Excel表运算,即使使用了一些应用,也是基于算法定制开发或单独为了某个场景而购买的应用软件。这就导致每个决策场景都有自己的框架,形成了一个个的烟囱。”
但众所周知,供应链的决策是环环相扣的,单独为了一个目的购买的应用或定制软件,只要外界环境一变或者企业内部规则/流程发生变化,就不适用了。不光开发和维护成本高,延展性、使用体验都很差。
“而有了供应链决策中台,就等于有了一个统一的决策框架,在这个框架基础上可以运转无数个应用app,可支持几乎所有的日常经营的决策场景,不仅成本低、使用便利,重点是能真正的为企业带来快速的收益。”
那么为何在这个时间点上,供应链决策中台被资本市场认可、加注?
主要还是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走到了十字路口。
首先,根据2022年高德纳 Supply Chain Technology报告: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仍然是全世界企业和政府信息化投资的第一优先级。
这也确实是近年来很多中国企业进行转型的重心。但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数字化累积大量数据之后,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了,如何应用数据?如何变革业务降本增效?
根据2022年高德纳的调研显示,最成功的CDO(首席数字管)第一使命其实是提升企业决策能力,优先级甚至比增加销售收入或者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还要高。
观察市场变化,可以看到,2022年9月份ASCM最新发布了SCOR模型的升级版本,供应链最经典的框架26年以来第一次发生重大更新——从过去的链式/流程式驱动的SCOR-P供应链参考模型升级为无限循环的SCOR Digital Standard(数字化供应链模型),这就极度考验整个供应链网状协同、中央决策和协调驱动的能力。
而其中的中央决策和协调依赖的就是供应链决策中台。
很多企业在没有遇到类似蓝幸这样的供应链决策中台服务商之前,业务场景困难重重,却完全没有破局思路。
以一家国内大型制造企业为例,其库存金额占到销售额比重40%以上。管理层很头疼,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的项目去理解库存怎么产生的以及如何有效降低。但因涉及部门、流程、因素和逻辑太多,不知如何入手。
为此,其使用了很多咨询公司和算法公司开发了不少应用但是最终形成的只是一个库存报表——告诉他们库存是多少、在哪里。如果想降库存仍依赖一刀切的方式,把削减任务强制分派到各部门,效果很差。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其症结还是在于缺乏一个有清晰框架的供应链决策中台。
而青岛啤酒正是意识到决策中台的巨大效益,才让数字化真正实现了真金白银的收益。
据悉,与许多销售品企业一样,青啤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两大挑战:
首先,啤酒市场是存量市场,销售量增长的代价较大,如何节约成本?
其次,传统的区域产供销一体管理方式,缺乏技术和流程进行高复杂度全局统筹成本最优的产销匹配决策。
为此,青岛啤酒寻求与蓝幸合作,使用SCATLAS供应链决策中台破解了业务困扰。
首先青啤建立了一个总部统一管理的供应链中心,打破了过去区域产销一体的方式,由总部来统一协调产销平衡的方案。
其次,青岛啤酒使用蓝幸的供应链决策中台,第一次利用供应链决策系统来从全局统筹优化产销计划决策,且最终把优化的结果拆解到各个相应的部门和区域进行落地执行。
在此基础上,供应链决策中台帮助各个职能部门去明确规则,知道成本节省是如何切合到流程中的,确保优化能够落地。
青岛啤酒的供应链中心供应计划负责人韩总表示:“青岛啤酒依托于 SCATLAS供应链决策中台,统筹成本最佳的产销计划并落地,每年持续为青啤带来数千万成本的减少。”
据悉,双方的近期优化项目又为青岛啤酒带来了数亿元的成本节省机会,其中马上可以落地的每年又有数千万,价值巨大。
诸如青岛啤酒案例这样的巨大效益提升,也解释了为何蓝幸能在资本寒冬的当下赢得融资。
据悉,蓝幸成立于2020年,其旗舰产品是SCATLAS 平台,通过SCATLAS决策中台,蓝幸能为企业提供供应链规划、供应链规则优化、供应链计划、端到端供应链追溯等众多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实在在地通过数字化为业务带来实际价值,推动转型。
根据高德纳在供应链决策相关的报告能够看出来,标准化的供应链决策和框架类产品目前基本都是欧美公司制定的,门槛相对较高,比如具有代表性的Anaplan、Kinaxis, OMP 等等。
而蓝幸的旗舰产品——SCATLAS,是当下中国的第一个供应链决策中台产品。这意味SCATLAS打破了这种供应链决策一直由欧美定义标准的格局。
为何蓝幸能打破这样的格局?
“核心原因在于其团队是国内经验最为丰富、积淀最为丰厚的供应链规划以及计划领域的人才团队。”岳仍鹏介绍,根据统计,蓝幸的团队都是业内的端到端供应链管理、软件工程、AI、运筹算法等方面的跨学科专家,拥有大量实践经验,曾经帮助世界500强中的150强从供应链决策项目中获益,这其中还包含高德纳供应链全球25强中的13个,蓝幸团队在过去交付过的项目和场景超过1000个。
“就像汽车自动驾驶需要海量的积累和学习才能形成规律,最终完成质变,供应链也一样,只有累积够多才能够真正打造一个可靠的、标准化的供应链决策中台产品。”
本轮领投蓝幸的微智数科就是看到了蓝幸这种独到优势才毅然下注,其创始人郭欣表示:“我们持续关注国内供应链数字化创业公司,但发现大部分公司提供的是偏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他们确实能解决企业的供应链决策的部分问题,但无法产品化和规模化。而蓝幸的供应链决策中台产品则是基于团队过去十年大量的500强供应链决策项目的Know-how,将几十种供应链决策场景进行抽象,真正意义上实现标准化和产品化,是唯一具有‘决策中台’属性的公司。”
微智数科作为一家专注于ToB科技领域的投资机构,对于国内供应链发展有深入观察,郭欣认为:“目前国内大型企业几乎已经完成了以ERP为代表的上一代信息化建设,下一步应当是基于已有的数据去优化和驱动决策,提高效率。同时,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显著放缓,尤其是三年疫情的洗礼,国内大型企业经营的核心关键词已经从 ‘增长’变成了‘效率’。而端到端供应链的数字化及智能决策可以帮助企业提供最直接、可量化的收益改善和效率提升。”
微智数科纵观欧美发达市场的软件发展史发现,专注在供应链的相关软件公司基本都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后逐渐从ERP的大模块中解耦,并迎来高速增长,逐步造就了Blue Yonder等国际巨头公司。
此次领投蓝幸,微智数科就是希望蓝幸借助投资,定义好国内供应链决策中台的标准和市场。
老股东常春藤资本高级合伙人路明也表态持续看好公司的发展和定位。“蓝幸为大型客户提供对供应链全要素统筹规划的决策能力,卡位于供应链数字化为企业呈现价值的核心环节。”
“我们将继续助力蓝幸引领供应链决策中台市场。”
据悉,自常春藤完成首轮投资后的一年来,蓝幸已通过自研的决策中台SCATLAS,为数十家龙头企业实现了供应链“掘金”,在客户端得到了多层次的价值认可,并验证了平台的标准化和易扩展性。
截至目前,除了青岛啤酒,在国内,SCATLAS供应链决策中台还获得了京东、日日顺、西安杨森、玛氏、MyMRO固安捷、华润怡宝、固特异、DB Schenker、等众多头部企业的认可。
在海外,SCATLAS供应链决策中台在日本、欧洲和美国都相继建立了分销商,今年9月,就为一个日本的客户实施了物流决策中台,在短短的1个月内就带来了12%的运输成本降低。
根据蓝幸方面介绍,使用蓝幸SCATLAS供应链决策中台的企业可以帮助企业带来确确实实的降本增效:
按照历史统计,这些企业可见库存周转改善5-25%、可变生产成本降低3-10%、物流成本节省5-20%、采购成本节省3-15%,缺货率改善40-60%,有效地帮助企业在确保提升服务和业绩的同时,降本增效。
中邮无人机(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482 阅读智能仓储企业“智世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2432 阅读这家老牌物流巨头被整合重组,四千多名员工将何去何从?
1781 阅读2024最值钱的物流上市企业是谁?哪些物流企业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254 阅读地缘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应链:转型、挑战与新秩序
1095 阅读物流供应链领域“吸金”不力,但能给投融资事件颁几个奖
1070 阅读仿生学:蜂巢带给供应链管理的启示
948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准时达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959 阅读16连冠背后,日日顺助力智家工厂物流降本增效
931 阅读中远海运回应被美国国防部列入“中国军事企业”清单
90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