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控制贯穿于整条供应链之中,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库存控制是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企业的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力求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那么,库存控制的方法有哪些呢?通过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不同工厂,不同行业,库存控制的方法不同,但原理是相通的。
1.账龄结构:将库存依库龄分为0-15天,15天-60天,60天-180天,180天以上,重点关注0-15天和180天以上库龄的物料;
2.库存类别: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比例各占多少百分比,重点关注采购提前期和生产周期与库存比例是否一致;
3.呆滞比例:呆料占多少,非呆滞料占多少,重点关注呆滞料的形成原因和处理时效;
4.库存良率:良品占多少,不良品占多少,重点关注不良品的处理时效;
5.库存形成原因:需求波动、订单下降或延迟、安全库存、提前备料、超产、设计变更各占百分比多少。
1.需求管理,设计到策略性采购物料,要找到需求波动的规律,降低需求风险;其他物料严格按照物料需求表和物料进度控制表进行管控;
2.供应链上游管理:物料LEAD TIME要压缩,供应商的交期与品质都要管控;
3.供需平衡:物料计划一定要与生产计划保持一致;
4.产能提升:产能要能够匹配生产计划的需求;
5.库存周转率:既要通过库存周转率作为指标来降低整体库存,又要考察控制重点项目,重点物料类别,呆滞和不良等。
库存的控制管理方法主要有两种:推动式的和拉动式的。
1.推动式方法-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
在这种体系之下,生产计划是根据对需求的预测和物料的可得性来安排的。一旦计划形成后,每个工序就会推动部件到下一个生产程序。但推动式体系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它要必须预计到客户的需求和估测交货的时间。错误的猜测(预测和估计)会导致大批量的存货,同时交货时间越长,发生错误的几率也越大。
由于要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又要必须保持相当水平的安全库存。并且MRP的各种参数如生产周期,合格率等等入系统时都会有一定的余量考虑在内的,通常会比实际需要大得多,也会产生多余的库存。而过高的安全库存就需要占用大量流动资金,并且会掩饰很多管理中的问题,使问题积累,得不到及时解决。
2.拉动式的管理方法:
所谓拉动式的管理方法,生产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来安排的。每个工序只生产下个工序需要的东西,将库存降到尽可能的低。
准时制生产方式(JIT,JUST-IN-TIME)就是一种典型的拉动式体系。
从总体来说,JIT是一种通过在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时间制造适当的产品来减少生产资源浪费的一种管理理念,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要实现这种目标,则必须要有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体系,着重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交货周期和快速作出对策。
以上就是关于库存控制的一些方法的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库存控制关系到整个库存管理的效果,甚至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京东物流辽宁省京东帮服资源招商
1484 阅读年营收2万亿、净利润下滑至90亿,大宗供应链五巨头业绩出炉!
1443 阅读两大物流国企成立合资公司,意欲何为?
1061 阅读行业首创!52名卡友数字人集体亮相
954 阅读物流企业销售激励背后的秘密
826 阅读深圳首发!顺丰同城与肯德基推出无人车智能配送服务
860 阅读运满满江浙沪上线“即时单”业务,打造极速货运新体验
839 阅读AI赋能车轮上的声音 路歌第十一届“5·2卡友节”圆满举办
791 阅读破局与重生:传统国际货代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战略突围
845 阅读关税大战遇上全球供应链:苹果公司深度研究与战略推演
73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