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中国仓储指数,2024年12月份为50.6%,较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
从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期末库存指数有所上升,升幅为1.7个百分点;业务量指数、设施利用率指数、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有所下降,降幅在4和6.5个百分点之间。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飚认为:12月仓储指数有所回落,主要受业务量增速放缓和预期转弱影响,但综合指数和主要分项指数仍位于扩张区间,仓储业务量继续增长,商品周转保持活跃,库存水平连续上升,企业补库积极性有所提高,显示仓储行业仍保持企稳向好的运行态势。后期来看,天气严寒加之假期临近,终端市场需求趋弱,仓储业务将会呈现一定程度收缩的季节性规律,预计指数短期将面临波动调整。
业务量指数为51%,较上月下降5.5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食品、日用品等品种的业务量指数高于50%,钢材、有色金属、矿产品等品种的业务量指数低于50%。
设施利用率指数为52%,较上月下降4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食品、农副产品等品种的设施利用率指数高于50%,钢材、有色金属、矿产品、医药等品种的设施利用率指数低于50%。
期末库存指数为52.2%,较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化工产品、食品、农副产品等品种的期末库存指数高于50%,钢材、有色金属、矿产品、医药等品种的期末库存指数低于50%。
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52.2%,较上月下降4.1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钢材、食品、日用品、医药等品种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高于50%,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矿产品、家电等品种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低于50%。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48%,较上月下降6.5个百分点。
中国仓储指数调查说明
1.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是一套立足于仓储企业,通过快捷的调查方式,以详实、动态的数据信息,反映仓储行业经营和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求状况与变化趋势的指标体系。
中国仓储指数由期末库存、新订单、平均库存周期次数和从业人员4个权重指数合成。
2.调查涵盖的范围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调查包含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两大类。调查的地区将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和新疆、西藏等)的主要省市和地区。调查的企业主要是为社会提供第三方仓储及配套服务的物流企业。主要是指综合性仓库和专业性仓库。不包括生产企业的自营仓库和用户的自用仓库。
3.计算方法
中国仓储指数由1个综合指数构成和11个单项指数。单个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方法。综合指数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方法。
单项指数的计算公式:
即正向回答的百分数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数的一半。
DI=“增加”选项的百分比×1+“持平”选项的百分比×0.5
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
中国仓储指数= 期末库存×30%+新订单×25%+从业人员×25%+平均库存周转次数×20%
4个低碳奖项丨2025 LOG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案例申报开启!
1278 阅读顺丰再出手,领投无人车公司「白犀牛」
1021 阅读外贸出口转内销商家在抖音电商成交3.6亿元
973 阅读5000种汽车配件丝滑入仓,菜鸟海外仓推出汽配出海解决方案
863 阅读鸣鸣很忙VS三只松鼠 ,谁的供应链更抗打?
714 阅读Wildberries开启中东卖家供货渠道
666 阅读总投资280亿!内蒙古光伏项目将投产
595 阅读顺丰与南京公交推出'同城快递线'
628 阅读厦门至英国首条定期货运航线正式开通
595 阅读2025年4月电商物流指数为111.1点
58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