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上海Yolanda在我的逼迫下的投稿,鼓励各位学习写作,写作是最好的总结和学习方式之一。
《供应链架构师(施云)》里的架构部分分为三部分内容:
第一,把供应链看作一个整体,并详细分解开了;
第二,强调三流的传递,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第三,讲降低牛鞭效应。
主要介绍对供应链要采取抽丝剥茧的方法来看待,跳出孤立看待的误区,这部分内容和其他供应链书籍内容的观点相似,都是强调供应链的端到端顺畅。
第二章的三流并不是新颖的观点,但是里面的分析工具是值得尝试的。
供应链架构思维树 SCM Architecture Thinking Tree(SATT)、供应链集成设计图Integrated Supply Chain Blueprint(ISCB)和供应链控制图谱Supply Chain Control Map(SCCM)这三种方法是书中推荐的,如果接触过Viso流程图工具的,对这三种方法都可以快速掌握和运用。
对供应链活动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使用书中推荐的零壹原则,也就是供应链的防呆思想的运用。总而言之就是利用分析工具,对供应链的活动进行归类,比如哪些是对企业影响重要的,属于核心竞争力的,哪些是属于企业边缘活动的,根据分类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类似庖丁解牛的方法,把供应链的活动进行拆分分析,但是分解完之后,还要从整理层面分析,是否符合整体利益。
第三章内容是降低牛鞭效应,总所周知,牛鞭效应的主要原因就是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客户端的变化向供应链上游传递的时候失真了,扩大了数倍。书中推荐的一种方法就是推拉结构设计方法,设置好推拉的结点,以及延迟策略的采取。
读完架构部分的三章,感触就是如果想对公司的供应链进行改造,第一步就是整体分析供应链,其中涉及的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和退回活动,对链条上面的这些活动进行分析,对应的流程以及输入输出,既要从整体分析供应链,又要解剖各个活动的具体操作。利用文中介绍的三种工具可以快速对一个公司的基本供应链进行分析,对三流进行分析,看看能否形成一个端到端的闭环链条。在设计供应链架构的时候,要打通链条的信息沟通渠道,尽量减少牛鞭效应,这样就能为公司搭建一个通畅的供应链架构。可以利用书中的三种方法,对本公司的供应链尝试构建,可以作为实践的一个小目标。
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470 阅读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365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199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135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1129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996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885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821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733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67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