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分析了上海疫情期间需求的基本事实
上海当前常住人口:2500万;
每人每天生存消耗物资(平均):2千克 (别说自己是仙女或是仙姑,饭食少,也别只是算净重。肉、菜、蛋奶、米面粮油平均来算)。
推导:
每天维持上海人民的基本生活物资总重量是:5000万千克= 5万吨。
按照5公斤一个包裹(到户),平均每天有500万个民生包裹。
缺物流?!
正常情况下上海快递物流的供给能力(每天处理近2000万包裹,均重在1kg):
干线:有3千辆以上的双向干线班车和面向全国的上千条全国路由;
分拣:有10多个高效的快递分拨中心,几十条高效的自动化分拣系统,1万多分拣人员;
市配:有1万多辆快递城配与支线车辆;
末端:有1万多个快递末端门店,有6万多一线快递员(不算外卖)和对应数量的二轮电瓶车;
*以上数据感谢中通快递总裁助理孙振华先生的提供。
我们回顾一下正常的物流服务环节:
第一个环节(干线):产地/发货地到城市分拨中心。
第二个环节(分拨):城市分拨中心分拨;
第三个环节(市配):分拨中心到城市市区(配送点、商超);
第四个环节(末端):疫情期间,送到小区门口。不到宅,不到宅,不到宅;
第五个环节(自治),住户自提也行,志愿者配送上门也行。
如图:
物流运作为蓝色部分,商品送到小区货场即可。然后末端配送人员返回,不与小区人员接触,商品的外包装消杀由社区志愿者完成。形成:物流服务体系 与 社区的双闭环体系。
结论:上海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有能力应对上海疫情期间的民生基本物资需求。当然,商超、批发市场、团购等关乎民生的商业体系,也应同步运行,以满足不同基本生活需求。
具体建议如下:
商流供应体系:
开放电商平台对上海市民的订购,但疫情期间只能购买食品(含宠物食品);后续根据物流业务情况逐步放开到其它物资需求;
捐赠物资,将同一种物资做成同一种规格,然后通过团购工具进行下单。
以上物资打成包裹(建议3~5 kg为妥)后交给快递公司;
捐赠物资依然可以继续;
以上物流费用酌情加成 30%~50%,以补贴物流体系在疫情期间的运营成本。
因电商平台和团购平台可以直接对快递形成“订单+运单” 的闭环管理,因此物流信息的闭环流程就是通畅的。
物流运营:
干线车辆在进入上海之前,在与上海交界的地方进行甩挂操作(货进上海,外地司机不进上海),如最近建设的浙江“平湖中转站”。
干线车辆进入上海分拨中心,分拨中心封闭运营,运营体系和管理体系分区隔离操作。
然后从分拨中心配送到市区配送站。建议给快递公司市配车辆以市区特别通行权。但是市配车辆也需要闭环运营,司机只有返回分拨中心才能下车。
因包裹体积和重量较大,因此,在疫情期间,市区配送站到各小区的装载工具就应放开成为货车或者货运小面,同样也应是闭环运营。
防疫监测:
防:
司机一律大白服,N95口罩,每天一换。
分拣操作员工N95口罩,每天一换。
监测:
在分拨中心和物流站,培训物流公司的职员作为采样人员,所有操作人员一天一采样,然后送检。即时发现阳性即时隔离人员,但是不应对快递物流的操作站点做全面封闭和隔离。
总结:
当前,确实病毒肆虐。从防病毒的角度,应该封死、锁死,隔离的越彻底越好。但是2500万人要吃饭,一顿不吃就饿得慌。所以,必须让生存物资能流动起来。因此,政府制定了“封人不封物”的政策,这是英明的。我们大众也不能一边恐惧病毒,防疫就想到快递物流流动高,容易带病毒,应该禁掉。而到了饿肚子的时候,就对着天空喊:没吃的了,要饿死人了。“米面粮油”是自己没腿的,需要物流运作才能到您的小区。
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407 阅读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232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150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023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891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863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808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737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649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637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