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锅食材起家的锅圈食汇,想做的是供应链平台生意。随着锅圈近期动作来看,这一构想已经到了见分晓阶段。
首先,它加速扩充经营品类,目前涉及火锅食材、烧烤食材、预制菜、卤味、果蔬生鲜等多个品类。这显示出了锅圈化整为零、再逐个突破的品类运营思路,而搭建食材全品类供应平台就是其最终目标。
其次,锅圈投资了多个仓配、食品以及投资公司。仅2019年到2021年间,就有鹿邑县丸来丸去食品有限公司、乐口(厦门)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澄明食品有限公司等14家锅圈间接持股公司成立。其目的即指向锅圈希望切入生鲜等全品类食材供应上下游,获得采购量、物流仓储、终端资源等优势。
同时,锅圈的融资逻辑已经改变,开始从投资机构向拥有渠道资源的产业资本过渡。其融资周期也进一步缩短。它的A轮、A+轮融资、B轮、C轮融资周期约在4个月左右,且融资金额在0.45亿元美元与0.6亿美元之间。但2021年3月D轮融资3亿美元后,锅圈又在8月发起第六轮融资。换句话说,以前锅圈融2.05亿美元可以用两年,现在融3亿美元5个月后就需要在再度融资。
考虑到锅圈相关负责人曾表示,锅圈计划在2022年开放供应链能力。上述动作即可看作锅圈的一系列“战前”准备,帮助它扩充资金、资源储备量。
虽然外界无从得知锅圈是从立项之初就确定了从C端门店到To B平台的战略方向,还是在发展中逐步调整?但该方向的确有利于锅圈扩大想象空间。
当前来看,加盟模式下的高营收、低利润是锅圈一大问题。据锅圈投资方三全食品公告显示,锅圈2020年营业收入30.61亿元,毛利率仅有0.34%,净利润0.21%。而且,锅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5.51亿元,可见锅圈暂时无法靠主营业务实现自我造血,需要寻找新的利润来源。
而且,食材供应链平台意味着极大的市场空间,有利于锅圈扩大业务边界、提升资本市场认可度。据锅圈官方表示,锅圈食汇是中国仅次于海底捞的第二大食材采购商,将以互联网销售平台+实体店面+超市配送模式,打造一条中国家庭厨房的食材供应链,为8.3亿县乡老百姓的食材消费升级服务。
2020年至今,锅圈开始提速。
这体现在门店数增长、品类扩充、业务线调整以及投融资逻辑变化等多个方面。例如锅圈门店用了3年时间,使门店数在2020年10月突破5000家。而在今年7月,锅圈即宣布门店数达到7000家,并表示有望在年底开到10000家店。
这意味着,锅圈初步验证了商业模式,开始加速抢占市场。而这一阶段的两个关键性决策,是锅圈对主攻区域市场的判断和对选择主营品类及切入顺序的把握。
从区域来看,锅圈选择的是新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两个市场,二线城市涉足最少,且相对分散。据极海品牌监测平台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锅圈新一线城市门店占比21.87%、二线占比19.42%、三线占比26.73%、四线占比20.84%。
其中锅圈拥有门店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共有876家门店,其次是江苏省591家、浙江省375家、山东省351家、安徽省302家、山西省278家、河北省272家、湖北省258家、陕西省193家、江西省159家。而从它门店数量TOP10城市排名来看,郑州门店数最多,达到255家,其次是武汉105家、苏州103家、西安102家、上海100家、无锡99家、南京市97家、杭州85家、太原83家、周口市77家。
也就是说,锅圈选择了有两个明显属性的市场发展,一是初期瞄准周边购物选择较少、对品质有一定需求的三四线“洼地”市场客群。当时的乡镇店型面积在20平方米至50平方米之间,加盟开店费用也相对较少。二是累积一定基础后,锅圈向高速发展的新一线城市消费者过渡。他们对消费升级和食材的便捷化获取有一定需求。面对这些群体,锅圈有门店面积在70平方米-100平方米之间的城市店型。
在此过程中,锅圈获得了竞争程度相对较低的成长环境。也通过加盟模式降低成本压力、提升开店速度,从而获得规模化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在主营品类层面,锅圈从火锅食材切入,表面上看是以低至火锅店1/3的价格优势抢占餐饮市场。但实际上,它做的是社区生鲜生意。比如说锅圈推出火锅、烧烤等食材,是将生鲜产品标准化、场景化。这使其区别于散称生鲜,迎合年轻消费者需求,并且降低生鲜运营难度,利于锅圈扩张。
而当锅圈门店数突破5000家,扩品类也就被提上日程,目前有烧烤、卤味、方便食品、预制菜、生鲜等已知方向。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锅圈的扩品逻辑有三个特点。其一是从就餐场景切入,包括火锅、烧烤、卤味、方便食品都属于这一范畴,分别对标在家聚餐、工作日配菜、一人食等场景。这对顾客来说,即能够快速建立品牌认知,相比较差异化不大的社区生鲜业态来说更易建立忠诚度。
其二是锅圈会留出过渡阶段,由易入难。例如它希望最终切入预制菜品类,彻底攻占消费者家庭就餐场景。但客观来说预制菜运营难度较大,SKU数较多,是当前业界难以攻克的难题。因此,方便速食品类即成为锅圈的过渡选择。
其三是锅圈会根据品类选择对应的经营方式。就拿经营难度相对较高的生鲜品类来说,锅圈是以“线上下单、次日自提”的模式运营,将“净菜品质、毛菜价格”作为主要卖点。这有利于锅圈降低生鲜的库存、损耗压力,提升成功率。而锅圈将现有门店作为提货点,不仅不需要额外承担生鲜开店成本,也不占用陈列面积,而且还能引流到店,带动其他品类销售。
据锅圈相关负责人透露,锅圈当下的三年业务预期便是在2020年持续区域扩张与深度,同时延伸酱料AB包和半成品菜,实现营业额50亿元;2021年,锅圈计划完成全国规模化渗透,延伸半成品及预制菜品类,将销售规模提升至100亿元;到2022年,锅圈将实现开放供应链体系,并且延伸到厨房全食材供应,使销售规模突破150亿元。
从锅圈三年计划也能看出,锅圈已经把开放供应链提上日程。这是锅圈此前依靠终端门店资源积累的结果体现,也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锅圈为什么会调整融资逻辑、展开产业链布局。
就拿此次锅圈接受物美投资来说,实际上就是一次从资本到业务层面的全面合作。
《第三只眼看零售》了解到,锅圈今年7月就已在物美超市中开出“店中店”,并计划入驻麦德龙及物美系全国1000多个门店,锅圈旗下方便速食品牌“憨憨”也将上架物美超市。同时,锅圈还采用了物美旗下多点Dmall提供的系统服务,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数字化布局。而且,锅圈也与多点Dmall存在资本层面合作,多点Dmall官方表示近期将正式公布。
这就不同于锅圈此前引入的投资方。物美、茅台旗下资本在行业资源、渠道建设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比如说,锅圈物美“店中店”就相当于是物美超市的供应商,为其门店消费者提供火锅食材、烧烤食材、预制菜等服务。当双方促成资本合作后,在业务协同、资源调配等方面就会获得一定便利性。
“纯粹的资本投资方大多会对企业业绩增量、退出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初期有利于推动创业公司发展,但也会给企业造成一定压力。产业投资者则有可能会愿意进行长线投资,随着被投企业一起成长。在等待IPO的归程中先进行业务协同,推动生态圈建设。”一位专注于大消费领域的投资人向《第三只眼看零售》分析称。
为此,在加快融资进程、扩大融资规模的同时,锅圈也进行了一系列上下游基础设施建设。
举例来说,它一方面通过间接投资持有了14家产业链相关企业,例如鹿邑县和一肉业有限公司、四川澄明食品有限公司、厦门海舒商贸有限公司。另一方面,它还积累了超过400家供应商,并且成立了华鼎仓配等物流仓储供应链公司,目前有10大仓储物流中心,日流转货物20万件。
由此也能看出,锅圈希望建立自己的生态圈,并且深入到产供销投各个环节。其中涉及企业不仅可以在短期内发展自有业务,为锅圈创造投资收益;还能推动锅圈进行内部市场化运作,提高业务部门竞争力。而长期来看,随着锅圈布局告一段落,它们也能成为锅圈输出供应链能力的板块支撑。
不过,就当前零售市场来说,想做生鲜供应链平台的企业不在少数。这里面有蜀海、宋小菜等供应链企业,也有永辉富平云商、彩食鲜等零售企业跨界。虽然当前还没有绝对的市场“老大”出现,但从竞争程度来说已经趋近“红海”状态。
值得强调的是,拥有自营业务,再去发展平台布局的零售商通常不利于第三方企业建立信任。除非是零售企业向餐饮企业、小B商家等其他业态供货,否则都会引来关于数据安全、同业竞争、自主性等问题争议。
“没有一家有想法的企业会愿意让供应链这种命脉掌握在别人手中。”一位零售高管如是说。
《第三只眼看零售》认为,对比诸多从生鲜品类直接切入的零售企业来看, 锅圈选择了细分品类、县乡市场等入局点。这在初期可以降低竞争难度,给锅圈更多成长空间。但当锅圈开始提速,展开“平台化”布局,能否从这一阶段突围才成为验证锅圈模式的关键。
2024年物流十大事件
2137 阅读解密“破卷”标杆:顺丰2024年谋变突破的新故事
1441 阅读永辉超市:转型品质零售,超市龙头涅槃重生
1390 阅读普洛斯ASP智慧零碳解决方案助力中储上海数智低碳物流园建设
1256 阅读运费内卷、成本走高、份额蚕食,专线老板如何破卷突围?
1219 阅读日本调研:综合商社、快递、航运启示
1139 阅读电商风云2024:拼多多引领西进,包邮无问西东
1113 阅读中国石化资本投资入股徐工汽车!
977 阅读京东集团与招商局集团开启第三轮战略合作,携手共创更大价值
940 阅读中远海运集团东北区域总部在大连揭牌成立
90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