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这公司,有点意思,说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吧,其思维更偏供应链,说不是互联网公司吧,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和载体又用得非常好。
所以顺丰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趁着顺丰同城上市在即,见微知著,今天小河就来聊一聊顺丰同城。
— 1 —
顺丰为什么做同城?
01
大趋势
万物到家的概念普及后,同城赛道里可能会融合出一家平台有能力送万物,美团已经隐隐有了相关势头,几大巨头冒着政策风险重金做社区团购是有原因的。
疫情加速了万物到家的发展,当前外卖配送已经接近于成熟,还有大量同城内配送需求未被大量激发,比如甜品蛋糕、美妆用品、服装鞋帽等。
如果万物到家彻底实现,电商平台受打击最大,顺丰的底盘业务其实还是快递,与电商平台业务量息息相关。
02
提前布局
害怕被颠覆的巨头们,提前布局万物到家赛道是意义的。其次,顺丰增加同城场景后,顺丰送一切的供应链模式就更齐全。
从官网截图(顺丰科技云上展厅)我们可以看到顺丰的思路很清晰,要做完善一体化的供应链。以后顺丰的快运、时效、冷链等产品通过同城来落地,也不是不可能。
特别是上游环节这么多,肯定会有部分客户的需求能外溢一部分到同城,顺丰同城承接住这部分外溢需求,不仅能为客户提供更全服务,还能额外创收。
03
公司分流
顺丰当前有一个痛点,就是公司太大、人太多,有巨大的管理反规模效应,内部的沟通协作效率并不高。
所以顺丰一直在做各个业务的分流,各业务拆分独立,利于管理和创收。顺丰同城就是比较成功的业务分流。从2016年成立,到2019年成立公司独立运营,仅独立运营两年时间就上市,颇有点再造一个顺丰的思路。
04
内部能力
送外卖和送快递的业务类型虽然差别很大,但是外卖骑手具备的配送能力,快递小哥同样是具备的。
顺丰做同城的一个好处,就是几十万快递小哥在不忙的时候也可以送外卖。快递小哥的工作内容边界拓宽后,收入也能增加,这是一种灵活的人员调配方式。
从公司角度,让员工轰鸣起来,利用率越高越好。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配齐生产要素,同城场景下万物的要素还不够,从快递到外卖,顺丰同城还可以有更多的场景。
— 2 —
顺丰同城做对了什么?
01
独立的第三方定位
同城配送的玩家有美团配送、蜂鸟即配、新达达、闪送、顺丰同城,竞争激烈。如果顺丰同城直接对标美团配送,那么很难打开格局,因为它没有商流。
美团配送:美团APP->美团配送
蜂鸟即配:(饿了么APP、永辉超市、华润万家等)->蜂鸟即配
达达:(华润万家、麦德龙、沃尔玛)->京东到家&达达->达达快送
顺丰同城当前主要竞对不是美团,是新达达(达达与京东到家合并)。达达集团主要经营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业务,京东到家的合作方包括华润万家、麦德龙、沃尔玛等。
顺丰向来是强B端思维,同城依然如此,典型的S2B2C模式。顺丰同城通过直接服务C端用户来让B端客户满意,进而达成合作,顺丰同城定位自己为独立的第三方即时配送。
截至2021年5月31日,顺丰同城超过2,000名品牌客户和超过53万名注册商家,用户数达1.26亿。
乍一看,客户数、商家数、用户量很多,但深挖发现顺丰同城的客户集中度很高。2020年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为61.2%,其中最大客户预计为顺丰控股占比33.6%,其它客户为独立第三方,预计包括麦当劳、必胜客、瑞幸咖啡、喜茶等。
其中顺丰自有客户的需求占比近1/3,证明顺丰的思路没错,自有客户的需求是能外溢到同城急送的,为行业客户提供从头到尾的全包解决方案。
当然60%以上的订单被前5大客户包揽,也说明客户单量马太效应明显,中小商家及C端用户使用顺丰同城服务的占比不大。
对于这些大型头部零售公司来说,为什么在美团外卖之外选择顺丰同城?小河认为有这么一些原因:
其小程序自有大量订单,不完全依赖美团,这些平台总是希望自家入口的流量越多越好
顺丰同城只做物流不涉及商流(订单),无抽成风险,且用户数据在自家平台上
大量订单带来一定议价权,趁顺丰同城在烧钱抢市场,合作价格可以压得较低
非常重视服务与口碑,顺丰同城有能力为不同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服务交付质量和精细化上优于美团
顺丰长期在c端用户有较好口碑和品牌价值,品牌之间强强联合各有品牌增值收益
但是对于中小型商家,其自有流量不多,强依赖美团流量的同时忍受着高抽佣。与顺丰同城合作的动力不足,顺丰同城也没有精力为规模量级很小的商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顺丰内部尝试过很多类电商平台,没有一个成功的,商业历史上也很少看到过一家物流公司把电商做起来。
没有自家的场景(商流),顺丰同城差异化竞争做头部商家是非常聪明的选择,如果顺丰同城跟美团去做一样的业务,那么同质化会很难做出突破。
顺丰同城应该横向坚持去开拓更多的头部商家,同时纵向再提升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更多的头部商家使用顺丰同城的服务,形成良好的口碑发酵,其业绩再翻一倍问题不大。
当前顺丰面向商户提供的产品有:品牌产品>时效产品>经济产品,面对个人提供的产品有:帮取、帮买、帮送、帮办(前三时效为3公里40分钟,后一为10公里100分钟)
计价规则为:起步价+距离计价+重量计价(各城市不一)。从订单占比来看,当前绝大部分收入还是来源B端客户的外卖配送。
02
运力成本逐渐降低
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顺丰同城营收分别为9.93亿元、21.1亿元、48.4亿元,年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为3.3亿元、4.7亿元、7.6亿元。
意味着3年来亏损从3.3亿增加至7.6亿(涨幅130%),营收从9.93亿到48.4亿(涨幅387%),增长势头非常迅猛,烧钱效率越来越高。
2020年总计7.6亿笔订单,算下来日均单量200万+,已晋升为头部玩家。
当前主要问题就是运力成本过高,不过这是行业痛点,没有哪家平台运力成本是低的,据此前西南证券分析师的计算,其他平台的商业模型并没有好太多。以美团为例,仅计算骑手及相关成本,美团外卖业务单笔收入赚0.4元。
总的来说,即时配送由于自身的特点,规模效应很低:美团外卖日均单量从1100万单到2800万单的增长过程中,并未见到单均配送成本的下降。
大量运力带来的运营成本非常高昂,2020年顺丰向外包公司支付的骑手外包成本为48.6亿元,仅此一项便超过了其当年的收入。
公司单票收入呈降低趋势,2018-2020年分别为12.45、9.98和6.37元/单,复合年增长率-28.47%。
不过单票成本方面,顺丰同城2018-2020年单票成本为 15.35、11.57 和 6.61 元/单,单票毛利分别为-2.90、-1.59 和-0.25 元/单,成本在降毛利在涨,未来是有可能实现单票盈利的。
并且顺丰本部通过顺丰同城为客户提供服务已赚了一道,同时还有兼职快递小哥的薪资,算上这两项,这生意模式底盘还是稳的。
顺丰同城急注册骑手已超过280万名,运力形态多元:自营、快递员兼职、众包都有。
自营:招聘自有运力,配备自有车辆
加盟:当地商家加盟,以平台名义招募运力,自己负责管理运力
众包:社会零散运力,主要是抢单和派单模式,滴滴就是典型的众包模式
从趋势来看,众包模式优势越来越明显,成本低、容易起规模,随着技术算法的不断提高,已经不太需要加盟商了。
03
不仅仅是外卖
当前外卖配送已经非常成熟,其它商品如百货、电子产品、鲜花绿植的配送还远未打开市场,一旦用户养成了万物到家的习惯,那么顺丰同城的业务增长想象空间很大。
虽然顺丰同城目前大部分订单还是外卖,但从其官网可以看出配送业务场景已覆盖非常全。
合作商家的行业面也非常广,随着业务越做越深入,非外卖订单的占比会越来越高。非阿里系、京东系的零售商家是顺丰同城的重点挖掘对象。
04
胜在服务
顺丰同城运力侧的运营包括运力增长(拉新培训)、运力规划(运力成本,骑士效能)、 用户体验、风控(防刷单)、装备形象、运力安全(保险、骑士关怀)。
顺丰在服务上是有基因的,顺丰同城给KA用户的服务是非常贴心的,有专门的标准制定和渠道反馈。
美团和饿了么的商家运营更侧重中等水平的商家,因为数量巨大、配合度高、更愿意促销。头部商家上,美团和饿了么关注度不够。
具体到落地层,顺丰同城的服务从一些细节上也体现得更加专业,比如高频使用的骑手装备。
— 3—
结束语
同城配送这个赛道诞生了太多的玩家,社区团购、前置仓、即时配送、同城货运等,中短期内赛道的增速是有红利的,赚的其实是辛苦钱。
顺丰同城切入点很妙,烧钱抢市场的效率很高,营收有望超越新达达,上市后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是关键,横向是更多的非外卖配送场景,纵向是为头部商家的服务水平更优。
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上海欧力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4266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科捷供应链有限公司
2531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
2296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11 阅读运费内卷、成本走高、份额蚕食,专线老板如何破卷突围?
1828 阅读顺丰、德邦发布春节服务公告:将加收资源调节费
1634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京东物流
1545 阅读2024LOG供应链物流 突破创新奖候选案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1339 阅读2024 LOG供应链物流 最佳服务奖候选案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
1237 阅读刚上市就大跌,航空物流巨无霸市值已缩水211亿
1234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