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后,供销社“重启”。特殊的时期,微妙的身份,让企业界容易联想到某种历史的回流。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商品流通渠道,供销社在现代零售行业中鲜有声量,而如今裹挟着强大的舆论声势再度归来,我们当如何看待这件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陈立平认为,应该从国家顶层设计的角度来解读其中含义。
第一,这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政策是一脉相承的。根据中国共产党“两个一百年目标”,要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我国在城市发展方面,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建设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未来的发展重点就在农村与乡镇,而供销社正好承担农村发展的抓手。
第二,国家高层考虑到在极端情况下(战时或者疫情)的民生供应保障问题。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让高层不得不考虑建立一个民生商品供应保障的内循环体系。因此,供销社的“重启”也有这个意图在里头。
陈立平表示,不论如何,供销社的“重启”都将利好区域零售企业,特别是立足县域市场的超市企业。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全国各地的供销社经过市场化的冲击后难以承担起商品流通的重任,但它遗留的物业、资产、资源等依然存在。国家政策鼓励之下,这些供销社可以嫁接当地超市的管理模式盘活遗留资产”。陈立平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据陈立平透露,已经有一些中小型区域零售企业受到当地供销社邀请,谋求合资或者合作。
《第三只眼看零售》:你如何看“供销社”成为这几天舆论的热点?
陈立平:二十大刚刚闭幕,出现这样的舆论热潮,足以表明国家的立场。可以说,供销社的“重启”与此前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是一脉相承的。这也与去年商务部“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支持是目标一致的。
国家要建立县、乡、村三级商业体系,推动“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你会发现它缺少一个实体组织作为抓手来承接这件事。商务部作为政府组织只能牵头制定政策,而民营超市企业又出于自己盈利考虑不可能完全覆盖乡镇市场,而基层的供销社正好可以充当这一角色。
《第三只眼看零售》:全国各地开展供销社建设,对零售行业有什么影响?
陈立平:全国各地供销社的资源犹在,机构和编制也在,但它毕竟脱离流通领域多年了,缺乏自己的市场能力。因此,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与各地的零售流通企业结合,激活自己的资源。
我了解到,一些区域民营零售企业已经收到当地供销社的邀请,对方提出合资经营,这个信号非常强烈。所以我认为,供销社复兴总体是利好实体零售企业的,特别是立足县域市场的区域零售企业。国家的政策复制和资金补贴可以借助供销社系统输入到零售企业。零售企业拥有经营能力,供销社拥有资源、政策和财政补贴,二者正好可以结合。
《第三只眼看零售》:供销社“重启”的消息再加上近期兴建社区食堂的传闻,让业界有一种回归计划经济的担忧,你如何看这件事?
陈立平:不必过度担忧这件事。高层应该是考虑到一些极端情况下的未雨绸缪,比如战时或者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民生用品的供应保证问题。今年上海疫情期间保供出现缺口,给中央非常大的震撼。所以现在中央提出两个命题,一个是疫情常态下,怎么能够保证消费品的供应?第二是国际环境发生变化,不确定性增加,我国经济内循环能不能做起来?这里面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民生保障,民生保障就得靠农产品上行。
《第三只眼看零售》:为什么说利好县域零售企业?
陈立平:中央政府的关注点在县域经济发展。从长远来看,农村是中国的大后方,而县域市场是连接农村与城市的枢纽。比如去年,在财政经济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国家还拿出一大笔钱支持县域零售企业发展,支持电商进农村,补贴企业修建物流、修建冷链等。我了解到的一些零售企业,少则拿了几百万,多的拿了上千万补贴。因此我认为,零售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在县域市场,在民生消费领域。供销社的兴建也是沿着这个思路开展的。
《第三只眼看零售》:重新建设供销社,你认为最核心的应该是什么?
陈立平:应该让它回归到市场经济的规则中,让它成为一个市场主体,拥有自己造血的能力,而不是像过去一样靠国家统销统配来生存。我认为中国供销社应该像日本农协一样组织农民有序生产,发展订单农业,同时也有自己的流通渠道,既解决了农民收入问题,又解决了农产品供应问题。
2024最值钱的物流上市企业是谁?哪些物流企业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884 阅读连续5年的“春节主力军”,德邦为何如此稳?
1520 阅读前海粤十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1390 阅读乐歌股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降约50%,大力发展海外仓
1394 阅读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驱动的智能仓储数字孪生革命
1182 阅读AI改变物流业的游戏规则:从炒作到实践的深度思考
1115 阅读制造业企业,不要逼物流公司降价了!
1054 阅读拼多多引领电商西进:帝王蟹进村,非遗剪纸出山
1080 阅读2024年12月份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报告
1013 阅读菜鸟拆分为假消息,继续大力发展全球物流业务
96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