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增运力影响,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连续两周下跌,欧美远洋航线全面下滑,特别是美西线跌幅显著。业内人士认为,运价回调与运力增加有关,预计下周运价仍下滑但跌幅将收窄。同时,上半年新船交付量大增,下半年还有更多运力交付,加剧市场竞争。
受新增运力的显著影响,19日公布的最新一期上海出口运价指数(SCFI)下跌了3.6%,降至3542.44点,这已是连续两周的下跌趋势,且跌幅有所扩大。欧美四大主要远洋航线均遭到超过1%的跌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新增或恢复的约10条东行跨太平洋航线中的美西线,更是重灾区,周跌幅达到了6.92%,跌势较大。
国际物流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运价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急剧上涨后,自然会出现回调修正的现象,红海危机及美国东海岸劳资合约年底到期还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此外,部分船公司选择将小型船舶调配至美西航线以争夺货源,这进一步增加了运力的供给,对近两周的运价表现产生了明显影响。
货代公司与船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也透露,随着加班船次的增加和新航线的不断推出,美西航线的运价已经从7月1日的最高点8500美元下滑至目前的6700-6900美元区间。同时,美东航线的运价也从最高点的10400美元下降至约9800美元。预计下周市场运价仍将继续下滑,但跌幅将会有所收窄。
据Alphaliner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共有271艘新船交付,总运力达到168万TEU,其中第二季度是交船的高峰期,平均每月交付31.5万TEU。截至目前,全球总运力已达到3026.6万TEU,连续创下历史新高。预计下半年还将有149万TEU的新增运力交付。
货代业内人士强调,欧美航线的高运价吸引了大量加班船涌入市场,以及新航线服务的推出以争夺货源,这些都是导致运价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中,由于船舶周转率高,美西航线成为重灾区,现货市场价格已降至6字头,累计跌幅超过1000美元。
即使运价松动,SCFI运价指数连续两连跌,累计仅下滑191.36点、5.13%,相比自4月初至7月初连续13周上涨,还有1.03倍涨幅,船公司还是获利颇丰。
SCFI最新运价指数:
上海到欧洲运价5000美元/TEU,下跌51美元、周跌1.01%;
上海到地中海运价5361美元/TEU,下跌63美元、周跌1.16%;
上海到美西运价7124美元/FEU,大跌530美元、周跌6.92%;
上海到美东运价9751美元/FEU,小跌130美元、周跌1.32%。
波斯湾线每箱运价2193美元,周跌80美元,跌幅3.52%;
南美线(桑托斯)每箱运价8212美元,周跌548美元,跌幅6.26%;
近洋线方面,远东到日本关西及关东为293美元、299美元,与上周持平;远东到东南亚每TEU为711美元,下跌42美元,跌幅5.57%;远东到韩国每TEU上涨3美元,为165美元。
15倍爆发式增长,网络货运行业跑出了一匹黑马
1147 阅读闪电仓到底靠不靠谱?从仓储操作看它的真实挑战
892 阅读16亿美元大手笔!这家物流巨头被UPS收购
803 阅读德邦快递“管家式服务”筑造工业园物流新模式
790 阅读国内首套大容量工业园区级分散式风电项目正式开工
778 阅读国务院同意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728 阅读行业首创!52名卡友数字人集体亮相
709 阅读4月1-27日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72.8万辆,同比增长24%
728 阅读欧航局发射观测森林碳储量的“生物量”卫星
744 阅读美的集团:拟分拆安得智联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71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