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仓储规划是物流规划中的一个子模块,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不同的仓储可以有很多种分类方式,再根据不同的行业环境、设施环境等,又会有不同规划结果,几乎是无穷的,当然,从大的分类上看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在仓储规划中既要关注细节,同时也要更加注意顶层设计,仓储是物流中的一个战略节点,仓储规划的局限性会影响到整个物流系统的全局性,我们从以下的五个步骤可以对仓储进行系统性的规划。
步骤一:认识,从供应链全局看仓储
对仓储进行规划,从专业的规划角度出发,首先还是要从供应链的角度看,不用生硬的套上一些专业术语,我们可以把供应链的结构当作一个理解事物的工具,理解我们将要规划的仓储是处在一个什么环境中。
从这样的视角去规划所带来的好处是:
1、更加具有前瞻性。纵观全局,有助于更加清晰的理解当前所规划的节点在当前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可能出现什么风险,在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演变,帮助客户从专业和更为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和理解后面将要陈述的方案。
2、定位清晰。不同的仓储节点功能下的规划,所规划的要素参数一定不同,简单说,原料仓和成品仓中,流程要素大多一样,但是作业方式和效果可能完全不同,所以从全局的角度把仓储定位搞清楚,规避可能出现的偏差。所以第一步需要认识你所需要规划的对象,从上往下看会更加清晰。
步骤二:理解,存储对象的特征分析
深刻理解仓储中的对象,核心对象主要是以存储的物料为主,仓库中的物料很多,有的会有数万种SKU,那么就得进行分类。分类方式有很多,可以按大小、也可以按品类、也可以按管理方式。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在于是理解仓储中的对象特征,才能进行最合理的规划。理解对象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从外观物料物理属性分析
分析物料的物理属性是对存储对象最基础性的认识,分析所要规划对象的外形特征,长、宽、高,便于容器和货位尺寸的规划,梳理存储对象所需要的存放条件的要求,比如温度要求、通风要求、消防要求、摆放要求等。从不同的行业看,零售、化工、汽车零部件、医药、装备零部件等,无穷无尽的物料在某个仓库里存储和分拣,因此对于物料物理属性的分析是首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过程我们也可以看成是对一个静态环境的分析。
2、从数据数据分析
对仓储对象进行数据分析是另一个重要的分析环节,最通用的分析方式就是EIQ,基于前面的物料分类,然后对其按订单、物料(商品)等多维度进行分析,找出分类对象在一个动态环境中的特征。物料的进出作业可能存在季节性,存在高频次和低频次,每一天也存在多个波次。
对于数据特征分析的方法,根据仓储规划的需要,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数据作一些简单的处理来寻找特征,比如找到出入库数据的峰值、谷值、平均值或是一些表现频次的数据等。另一种是,需要用于仿真模型输入的分布函数,通常是通过概率统计得出,找到其发生的概率来进行模拟,评估所设计的方案是否可行。总之,通过相对详细的数据分析能帮助我们选址采用不同的仓储运作策略来进行操作。
3.从过程运作流程分析
在仓储规划中,对流程分析或配置是串连整个仓储活动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为了对仓储流程分析得更清晰,我们可以构造一个流程的模型,分为多层级,第一层级是最主要的几个活动,比如入库、理货、上架、分拣等,第二层级就可以按对象进行细分,不同的物料对象分类下可能会用到不同的流程或活动,比如有的物料只用一次分拣,有的需要二次分拣,有的甚至是越库操作,所以要按具体活动分清楚,越是到精细化的仓储生产力评估就越要进行细分,因为每一个活动都会用到“资源”,产生成本。
步骤三:改造,核心设计仓储布局
前面的分析最终都会在仓储布局上进行直观的体现,仓储布局实际是对仓储内的所有对象进行重组,只是看精细程度。
如果只是到大的功能区,那么可以将功能区作为对象进行拆分,通常主要功能区和次要功能区一共加在一起会有10-20个功能区(同类功能区可能会有多个分区),将这些功能区按一定的逻辑进行布置(比如用SLP的方法)就可以完成简单的仓储布局。我认为简单的应用SLP的布局方法对于仓储布局来说是不够的,至少还需要在上面增加逻辑结构。
如果需要做精细化的仓储布局,甚至要进行货位详细设计,那相对会更复杂,随着技术的发展,我认为更多的仓储会通过智能化的调度来实现仓储作业,这样的仓储的布局会更加灵活,完全颠覆之前的布局方法。
如果仓储布局里面对象拆分得越细,要求的效率越高,那么随机存储、货到人拣选这样的智能化方式会广泛应用,这样布局的方法会更多得使用启发式的算法来去寻优解决。当然,当前大多数的布局方法还是比较粗放,但也需要理解如何进行更加精细和有效的布局。
步骤四:评估,系统评价(系统仿真-生产力评估)
系统性评估是仓储规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这里需要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待仓储规划,也只有把仓储作为一个“系统”,才能把最好的解释仓储规划的所有逻辑。我们来从排队论的角度看仓储系统,从作业流程的角度,把流程作业中人、设备、功能区等看成是服务台,仓储中需要处理的货物形成队列,将服务台串联,上一个流程完成的作业量,到下一个流程又形成了新的队列,那么这就是系统,有输入也有输出。通过仿真模拟作业过程中人、设施、设备的资源利用率,也就是忙闲程度,这样就可以从仿真的角度对所规划的仓储系统进行生产力评估。
在进行系统评估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评估的内容选择指标,完整的仓储评估指标会有上百个,不一定每个规划中都会关注所有的内容,会根据运作环境、功能需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构建需要评估的指标体系。
步骤五:实施,运作支持
仓储规划最后肯定是需要落地实施,所以还需要考虑到操作中所需要的设备配置和信息化需求以及对于该仓库需要用什么样的建筑条件来匹配。我们在规划中将流程进行细分,设备和信息化都按照流程中的操作需求进行匹配,并在系统评估的时候选出最佳方案。
1、设备配置
按仓储规划规划的模型中将仓储流程进行细分后,每一步操作都会按照流程活动进行,从系统模型的角度看,设备的操作无非是在处理“数据”,这个数据可以是“托”,也可以是“方”或是其他的物流单位。设备的配置根据规划的需求,有的规划有明确的预算,那把预算作为约束,来进行最优化配置,如果仓储追求示范效应,那么可以参考智能化的标准来在合理范围内进行配置。总之,根据作业要求、高效的运作、合理的成本来对设备的配置进行约束,追求用科学的方式来配置设备。
2、信息化需求
信息化需求也是仓储规划中的必备要素,现在大多数的仓储都有信息化工具,只是工具的功能是不是更加的方便和符合现代化物流管理的要求,但随着现在数字化供应链的推广,对于仓储的信息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论是从上下游模块间的对接,还是在数字化决策支持,以及可视化管理方面都在不断迭代。因此从仓储流程中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考虑整个仓储的功能定位,首先要对信息化需求做一个完整的架构,覆盖哪些模块,交付哪些数据,达到什么样的管理要求。然后再对功能进行配置,与业务场景结合,这样才实现有一个既实用又具有扩展性和战略性考虑的信息化建设。
3、仓库建筑设计
有的仓储规划是先有了仓库再进行规划,有的是先考虑物流在进行仓库建设,当然我们也建议最好是按后者的方式进行,因为从建筑的角度看,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进行设计和实施都是可行的,但是不一定最后选择的参数对于仓储作业来说是最合理的。越是复杂的仓储环境越需要优先考虑物流作业要求。在通过充分的仓储规划后,出具仓储功能区与设备的布局图纸,然后建筑设计院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如果有相冲突的地方再协商调整。
作者简介:黄尧笛,从事物流运作及咨询工作十年以上,出版书籍《供应链物流规划与设计》,长期致力于将物流理论与实践结合,创建并不断优化适合于国内特色的物流咨询方法与应用;近年曾主导项目或咨询企业:中联重科、中国中车、泸州老窖、传化化工、传化物流、骆驼集团等。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罗戈网立场
-END-
物流规划中的四个重要元素
1488 阅读中力股份上交所主板上市,电动叉车市场迎新机遇
1461 阅读数字化:供应链系统建设的OTWB
1294 阅读抖音即时零售关于招募合作仓网服务商的公告
1190 阅读滴滴送货开启2024暖冬驿站 50城货车司机可就近取暖休息领驱寒物资
1166 阅读如何做好运输车辆可视化管理,提升运输安全?分享拿过来就能用的解决方案!
1142 阅读饿了么 京东秒送怎么战胜美团闪电仓 闪电仓的死穴是内耗
1173 阅读快递复盘:哪些网点能赚到钱?巨头们的新动向是什么?
1114 阅读京东物流日本新开自营仓,还要将一盘货推向全球!
1139 阅读快递企业争相发力航空枢纽建设,追上国际巨头还要多久?
1114 阅读